首页 资讯 正文

此时“无声”胜有声 浙江海宁听障夫妻以舞蹈诠释热爱

体育正文 270 0

此时“无声”胜有声 浙江海宁听障夫妻以舞蹈诠释热爱

此时“无声”胜有声 浙江海宁听障夫妻以舞蹈诠释热爱

潮新闻 记者(jìzhě) 王雨红 宋彬彬 5月23日,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浙江(zhèjiāng)制造天工鼎”迎来了首次“金鼎”大考,嘉兴成功(chénggōng)捧(pěng)回“金鼎”。 “浙江制造天工鼎(dǐng)”是(shì)继大禹鼎、平安鼎、创新鼎之后,又一个以省委、省政府名义(míngyì)颁发的鼎类奖项,也是浙江省制造业领域的最高(zuìgāo)荣誉。只有连续3次夺鼎后,才能被授予“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首次问鼎“金鼎”,嘉兴何以能? 融出活力(huólì),巧解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张皮”问题 “天工鼎(dǐng)”的评定需要综合考虑产业结构、创新发展、企业主体培育、招大引强(yǐnqiáng)等多个综合指标,主打一个量质齐升。 而对于嘉兴而言,三次蝉联(chánlián)“天工鼎”,可以说拼尽了全力,但结果也让人并不意外。这(zhè)背后凝聚着嘉兴先人一步决策的推动力。 隆基绿能嘉兴基地“灯塔工厂”航拍照。(受访企业(qǐyè)供图) 梳理发现,在2023年5月,“天工(tiāngōng)鼎”开设首(shǒu)年,嘉兴市就以全省第三的好成绩成功“夺鼎”。 而在同一年的1月,嘉兴就前瞻性地提出(tíchū):“要从‘制造大市(shì)’迈向‘智造创新强市’,打造具有(jùyǒu)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这等于给嘉兴的制造业发展定下了总基调。 对嘉兴来说,首次提出“加快(jiākuài)推进智造(zhìzào)创新强市建设”,就是要解决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张皮”的问题,着力(zhuólì)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以智造创新强市建设为统领(tǒnglǐng),嘉兴不断夯实嘉兴制造业(zhìzàoyè)(zhìzàoyè)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2024年,嘉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4%,继续保持全省(quánshěng)第一(dìyī);完成制造业投资977.9亿元,规模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新出让工业用地数量1.5万亩,总量跃居全省第一。根据赛迪(sàidí)顾问发布的2024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中,嘉兴位列第19位,较2023年提升2位。 嘉兴鼓励总部(zǒngbù)企业深耕嘉兴,加快建设全球研发(yánfā)中心、研发总部和区域研发中心,目前已规划布局全球研发中心6家,其中华友全球研发中心、桐昆新材料(cáiliào)研究院、兰钧新能源研发中心等3家总部型研发中心已建成运营。2024年,实现重点企业研究院县(市、区)全覆盖,全市(quánshì)规上(guīshàng)工业企业研发机构5076家,研发机构设置率(lǜ)77.43%,连续三年列全省第一。 嘉兴南湖区(qū)的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工厂内(nèi),机械臂狂舞。记者 王建龙 王志杰 摄 “产品研发从实验室成功走向市场并获得规模化应用,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产业(chǎnyè)创新的(de)深度融合。”5月13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嘉兴(jiāxīng)经开区的嘉兴佳利电子有限公司研究院(yánjiūyuàn)副院长童建喜作为(zuòwéi)浙江省唯一(wéiyī)代表,参加交流发言。童建喜2006年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依托佳利电子重点企业研究院,累计开发出10余款陶瓷材料,实现5G通信、网络通信、消费类电子等领域陶瓷器件产品的大批量应用。如今研究院的研发与工艺工程师(gōngchéngshī)占到了(le)总员工数(shù)的三分之一以上。去年,公司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产品的综合指标达到了行业头部水平。 融合向新,带来的是焕发着新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传统工业底子更加夯实--2024年,全市十七大(dà)重点(zhòngdiǎn)传统制造业(zhìzàoyè)实现工业增加值1819.4亿元(yìyuán),排名全省(quánshěng)第二,同比增长13.3%,排名全省第一;嘉兴市“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企业营收达到1.29万亿元,排名全省第三;拥有14个省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其中(qízhōng)核心区数量全省第二。 新(xīn)产业(chǎnyè)汇聚新动能。新材料(cáiliào)产业依托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核心区和(hé)桐乡市高性能纤维及其(jíqí)复合材料协同区,统筹谋划沿海化工新材料产业带发展,2024年工业总产值达到(dádào)2406亿元,排名全省第一;智能物联产业依托嘉善县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产业集群核心区和南湖(nánhú)区网络通信、智能计算协同区,集聚了日善电脑、立讯精密等(děng)百亿级头部企业;光伏新能源产业依托海宁市和秀洲区两个核心区,坚持光储一体化(yītǐhuà)发展方向,2024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67亿元,排名全省第一。2024年,嘉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为44.4%,列全省第二。 此外,嘉兴还(hái)确立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未来(wèilái)(wèilái)能源三大未来产业核心方向,先后获批海宁第三代半导体、港区(gǎngqū)氢能(qīngnéng)、海盐核药三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发布人工智能和氢能产业政策2.0版,全市聚集氢能企业42家,形成氢能全产业链布局,30kW-240kW多种功率的氢燃料电池电堆(diànduī)年产能达1.25万套,整体产业发展水平和示范应用程度总体走在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改出动力,以数字化(shùzìhuà)绿色化改造提靓产业结构 问鼎“天工鼎”,意味着产业结构更优、创新劲头(jìntóu)更足。产业追新(zhuīxīn)逐绿,嘉兴的抓手是什么? 答案是“两化”改造。在(zài)(zài)嘉兴(jiāxīng)市委主要负责人看来,“两化”改造是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抓手,实践证明是推进嘉兴产业(chǎnyè)转型提升的有效路径。早在2022年,嘉兴就在全省率先开展以数字化绿色(lǜsè)化一体推进为核心的“两化”改造,近3年来(niánlái)累计实施项目6472个,拉动技改投资1243.36亿元,目前(mùqián)已全面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1.0水平全覆盖和重点用能企业绿色化改造全覆盖。 在(zài)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总投资130.8亿元的年产400万吨PTA及210万吨智能化、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一体化项目(xiàngmù)已进于收尾阶段(jiēduàn)。“该项目目前三套90万吨聚酯纤维装置(zhuāngzhì)、270万吨PTA装置已投产,在建的剩余270万吨装置和40万吨聚酯将在今年第四季度进入试生产(shìshēngchǎn)(shēngchǎn)。”该项目负责人感慨,近年来,独山能源陆续引进了国际领先的生产装置、工艺技术,同时积极进行蒸汽节能技术改造、循环(xúnhuán)水泵节电技术改造等节能技改项目。通过改造,企业的“含绿量”更高了。 以“两化”改造为(wèi)引领,一场“车间革命”悄然进行。对标省“未来(wèilái)工厂”建设(jiànshè)要求,嘉兴着眼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chuàngjiàn)未来工厂6家,新增省级绿色(低碳(dītàn))工厂18家。 振石股份新材料产业园。共享联盟·桐乡 沈歆妍 摄(shè) 智能AGV物流(wùliú)车来回(láihuí)穿梭,精准执行每一项任务;巨大(jùdà)的全息投影屏幕上,数据如星河般流淌,实时监控着生产流程(shēngchǎnliúchéng);“黑灯工厂”内,全自动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走进敏实集团敏华(mǐnhuá)汽车零部件未来工厂,宛如(wǎnrú)置身科幻梦境中。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敏华未来工厂尾门生产线自动化率已达80%,车间用工人数减少50%,劳动生产率提升200%,产品不良率降低40%。 在桐乡,一年间拔地而起一座全球玻纤使用量(liàng)最大的“未来工厂”——振石股份新(xīn)材料产业园。“产品订单和交付量持续攀升,订单排到(dào)今年年底。”浙江振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这里有“风光电”的广阔(guǎngkuò)赛道(sàidào),园内新能源风电、光伏等所有产线产能拉满,较年初(niánchū)增长了50%以上,正朝着实现百亿产值、百万吨玻纤应用的目标加速前进。 数字化(huà)绿色化改造提质提速提效。去年4月,嘉兴还成功(chénggōng)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2024年度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shì)试点,成为全省(quánshěng)唯一的地级试点市。目前全市20个新型技改试点项目100%启动(qǐdòng),累计投资137.2亿元,整体(zhěngtǐ)投资进度达58%。这一试点带动下,2024年,嘉兴市共启动实施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项目2679个,拉动技改投资556.9亿元,节约用能40.5万吨标煤,嘉兴数字化水平3.0企业数量、仓储(cāngchǔ)物流数字化率、生产(shēngchǎn)制造数字化率均列全省第一。 在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zhèngzài)抢抓生产。去年10月初,企业发布国内最大功率(gōnglǜ)的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鸿瀚C240船用燃料电池系统。记者 吕之遥(zhīyáo) 王志杰 摄 投出热力,擎重大项目之笔勾画(gōuhuà)发展蓝图 认准了,就持续不断地干(dìgàn)下去。 聚焦“智造创新强市”建设(jiànshè),嘉兴(jiāxīng)抢抓新一轮制造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zhèngcè)契机,积极抢抓国家“两重”“两新(liǎngxīn)”重大政策窗口期,全力争取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guózhài)。4个工业领域项目成功争取“两重”国债资金支持(zhīchí)共9500万元;10个项目成功争取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shèjí)国债需求2.46亿元。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通过国家审核204个,涉及融资需求608.9亿元,数量和规模均居(jū)全省第一。此外,今年嘉兴还安排7.62亿元资金支持加快“两化”改造提速步伐。 本土(běntǔ)企业(qǐyè)(qǐyè)增资扩产(kuòchǎn)动力全面激活。2024年,嘉兴市(jiāxīngshì)以创建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为契机,紧盯本地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以及专精特新“小(xiǎo)巨人”企业,逐一开展走访对接服务,挖掘潜在项目。全年共新增本土企业增资扩产10亿元(yìyuán)以上制造业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tóuzī)801亿元,成功谋划2025年本土企业再投资重大项目92个,总投资2352亿元。建立健全省市县协同破解项目难题,成功推动新凤鸣中鸿基地、恒逸新(héngyìxīn)材料、万凯新材料、秦山核电等百亿级重大内生项目落地,90个10亿元以上制造业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64.8亿元,目标完成率居全省第三。 能否问鼎“天工鼎”,工业(gōngyè)投资(tóuzī)是很关键的考核标尺(biāochǐ)。有投资才(cái)有未来(wèilái),嘉兴工业投资规模连续3年保持千亿以上,去年制造业(zhìzàoyè)投资总量列全省第二,这有力支撑嘉兴一举捧回“金鼎”。嘉兴牢牢把重大制造业项目谋划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重大项目的精准谋划贯穿于今年和(hé)“十五五”时期,延续形成未来几年每年“2000亿+2000亿”投资格局,即:每年续建类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亿元、谋划类和新建类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亿元。 2024年9月24日10时31分,捷龙三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着(zhe)包括浙产AI卫星(xīng)星时代-21、星时代-22在(zài)内的8颗商业卫星成功发射,星时代-21、星时代-22在位于嘉兴(jiāxīng)秀洲区油车(yóuchē)港镇的国星宇航嘉兴卫星中试基地正式下线,填补了“嘉兴产”商用卫星的空白。记者 倪雁强 王志杰 摄 俯瞰嘉禾大地,眼下(yǎnxià),以一个个重大(zhòngdà)项目为(wèi)“支点”,正勾勒起“智造创新强市”的宏伟蓝图。在南湖区新丰镇,东方特钢绿色高端镍铬新材智造项目正按照节点要求(yāoqiú)紧锣密鼓地推进;在平湖市新埭镇的润泽智算中心(zhōngxīn)三期项目现场,打桩机持续运转,部分地块已进入基础建设……今年一季度,嘉兴市82个省重大制造业项目已完成投资88.8亿元(yìyuán),目标完成率为38.6%,其中新建项目17个,已开工14个,完成率和开工率均列全省(quánshěng)前三。
此时“无声”胜有声 浙江海宁听障夫妻以舞蹈诠释热爱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