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安徽省黄山市政协委员俞娟:茶叶绘就黄山民生新图景

体育正文 70 0

安徽省黄山市政协委员俞娟:茶叶绘就黄山民生新图景

安徽省黄山市政协委员俞娟:茶叶绘就黄山民生新图景

图片

俞娟(左)在茶园采茶。(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俞娟

安徽省黄山市政协委员、黄山区政协常委,黄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黄山区分中心副主任。

4月的黄山绿意盎然,茶香(cháxiāng)氤氲。位于黄山市(huángshānshì)黄山区的万亩茶园此刻迎春开采,一片忙碌景象。

“一场春雨,茶芽都长起来了,最近茶市行情好,要多采几斤啊!”俞娟一边和黄山区(huángshānqū)乌石镇茶农萍姐说着话,一边麻利(málì)地采着茶叶。

这片皖南腹地,是中国十大名茶“太平猴魁”的唯一产地,也是“黄山毛峰”的历史发源地,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而(ér)如今(rújīn),这片安徽省最古老的茶区之一(zhīyī)正焕发(huànfā)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黄山春季气温波动较大,部分地区还出现低温雨雪天气,对春茶生产(shēngchǎn)造成一定影响。为此,俞娟第一时间来到(láidào)产茶区,向(xiàng)茶农询问茶叶生长情况。

俞娟已记不清这是她第几次跋涉在茶山之间。从小在茶乡长(xiāngcháng)大的(de)她对茶叶一往情深,每年春茶季节是她最忙碌的时候,而茶季的周末(zhōumò),她常常参与(cānyù)采摘、制作、销售茶叶……炒茶需要哪几道工序?什么火候最好?她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先当好茶农,再当好委员”,这是俞娟坚守的信念。正是这份对(duì)茶叶的一往情深和躬身实践,让(ràng)她成为最像茶农的政协委员,也成为最了解(liǎojiě)茶农的政协委员之一。

2019年,俞娟带领民盟界别委员广泛走访(fǎng)全区产茶的8个乡镇30余个(yúgè)村,进村访茶农、上山探茶园,详细了解茶叶生产销售情况。调研中,一道难题浮现(fúxiàn)在她眼前:“茶叶品质这么好,如何(rúhé)更好‘出山’?”

这既是茶农(chánóng)的心愿,也是政府工作的着力点。通过深入调研,俞娟撰写提案《搭乘“互联网(hùliánwǎng)”快车助力(zhùlì)山区农产品(nóngchǎnpǐn)“出山”》,提出(tíchū)依托村级“一体四中心”探索山区电商发展模式,让以茶叶为代表的山里土特产插上“网络”翅膀、乘上“电商”快车。提案提出后被列为重点提案,加强督办落实。

此后,当地大力推动(tuīdòng)完善以区级物流中心、乡镇物流站、村级服务点(diǎn)构成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100%,并(bìng)整合资源创建省级电商示范镇、示范村,让更多优质茶叶走出深山、走向市场。

一片小茶叶,一头连(lián)着产业,一头托起民生。太平(tàipíng)猴魁(hóukuí)、黄山毛峰等茶叶声名在外,2024年黄山市茶产业产值突破280亿元,但茶农的艰辛鲜有人知。

“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使得以老人、妇女为主力军的小户(xiǎohù)茶农在绿茶制作技艺传承生产中呈现出‘力不从心’的困境。像(xiàng)50多岁的萍姐,整个茶季她都是一个人连轴转,白天采茶、晚上制茶、清晨卖茶,每天要(yào)劳作十几个小时。”针对小户茶农做茶难的困境,俞娟建议在村一级兴办茶厂,大力(dàlì)招引茶企入驻,增加初制(chūzhì)加工类企业,引进(yǐnjìn)自动加工生产线,在拓宽销售渠道(qúdào)的同时,促进茶叶生产规模化、标准化。

如今(rújīn),“萍姐”们披星戴月制茶的景象已成历史。一座座(yīzuòzuò)别致的乡村茶厂掩映在青山绿水间,阵阵茶香四溢而出。茶厂解决了很多村民加工、销售茶叶的困难,也悄然拉动了村集体经济增长(zēngzhǎng)。

坚韧、朴实、乐观……这是俞娟对黄山区8万多茶农最深刻的印象,她亦以身为其中一员(yīyuán)而自豪。她在心底(xīndǐ)默默许诺——坚持(jiānchí)为徽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推动茶产业成为富民产业、幸福产业!

2020年,俞娟立足基层徽茶产业发展(fāzhǎn)现状,撰写《我省徽茶产业发展的四大瓶颈及对策》,直指以小农户传统生产为主的徽茶产业呈现出产量大、产值小的趋势,雨雪天灾难控制、标准化制作难普及、销售(xiāoshòu)渠道难拓宽、茶叶附加值难提升等发展瓶颈日益凸显。为此,她提出(tíchū)了推广茶叶特色保险、加大名优茶产地保护、加大茶产品(chǎnpǐn)应用领域(yìngyònglǐngyù)等具体(jùtǐ)建议(jiànyì)。该建议在安徽省政协“发展壮大茶产业”专题协商会上被作为书面发言。

黄山区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绝美的自然风光,优质的文旅资源与徽茶(chá)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能不能发挥1﹢1大于2的效果?曾在文旅业工作多年(duōnián)的俞娟(yújuān)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2024年,黄山区政协民盟界别围绕“加快推进全区茶产业延伸(yánshēn)赋能”课题深入茶园、茶企、茶馆开展调研(kāizhǎndiàoyán)。期间,俞娟(yújuān)的目光被华绿园生产的一杯杯新式茶饮吸引住了——黄山区新茶饮产业的快速发展打开了茶叶精深(jīngshēn)加工(jiāgōng)的新赛道,提升了市场对茶叶的消纳能力,提高了茶叶附加值。

在深入调研之后,俞娟牵头撰写了界别集体提案(tíàn),提出要以“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稳定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构建产业新赛道,推动(tuīdòng)茶产业的全链条增值(zēngzhí);同时推进优质茶园(cháyuán)基地建设,大力建设生态茶园;不断鼓励茶企加大技术创新和(hé)产品研发,推进茶产品深度开发;依托和美乡村建设,打造茶园花海景观,打造一批风景优美、茶文化浓厚的茶主题村,并整合一产二产三产优质资源,形成一批体验类茶旅新产品。该提案在黄山区(huángshānqū)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作大会(dàhuì)口头发言(fāyán),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研究细化举措。

赏春景、采(cǎi)春茶、品春茗……2025年的春天(chūntiān),黄山脚下(xià)片片桃花、梨花掩映下的生态(shēngtài)茶园频频“出圈”。住茶宿、品茶膳、走茶道等茶旅新产品成为这个春季最受追捧的体验内容,老茶区的新茶香迎来八方游客。

看着远处郁郁葱葱的(de)(de)茶山,品着萍姐泡的新茶,俞娟感慨道:“宛如皖南的整个春天都融进了这片小小的叶子里。”

一片茶叶,浓缩着皖南的春意(chūnyì),也承载着茶农的期盼。青山依旧,氤氲的茶香里,又多了政协委员履职的温度,融入(róngrù)了产业振兴(zhènxīng)的脉动,舒展着民生幸福的图景。

通讯员(tōngxùnyuán):吴文权 谭笑

新(xīn)媒体编辑:叶瑶楷(实习)

安徽省黄山市政协委员俞娟:茶叶绘就黄山民生新图景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